绽放西藏自治区各地,激活区域振兴新动能
- 编辑:admin -绽放西藏自治区各地,激活区域振兴新动能
10月31日,记者从自治区商务部获悉,自商务部开展“企业促农喜丰收”活动以来,自治区商务局迅速响应,指导各市因地制宜策划主题活动。一个多月来,拉萨、林芝、康都等6个城市坚持“做强品牌、统筹产销、文旅融合”的主题,运用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文旅协同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销售增长,增加农牧民收入,交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丰收答卷”。 拉萨:线上线下联动,将“拉萨好东西”传播到全国 拉萨市通过一系列举措,打破了“拉萨好东西”的僵局。“线上直播促销+线下文化体验”双重举措。线上主播定期举办直播助农,创新“现场直拍+产品溯源讲解”模式,深入青稞基地、牛羊肉作坊、手工艺生产现场,生动展示产品品质和精湛制作工艺。我们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直采机制,大幅减少流通环节,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盈利能力,让农牧民直接受益。截至目前,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农产品上游渠道保持稳定。 同时,依托线下藏帮资源,位于南京金陵大厦的拉萨特产销售展示中心(含藏食品尝中心)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藏区旅游资源。“品味拉萨”的窗口。活动现场推出青稞糕、酥油茶、藏炖菜等特色藏菜,并讲解原料产地,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乡村饮食文化,传播文化旅游魅力,受到广泛认可。 林志先生:苹果品牌建设专题活动,聚焦地理标志 值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灵芝苹果”上市季之际,林芝市于2025年9月29日举行专题直播:“百企兴农喜丰收,林芝满园苹果香”。林芝市商务局联合合作社、供销公司,积极销售苹果、灵芝等优质农产品。灵芝、天麻、藏菇等主播,生动地表现了雪国丰收的景象。 据悉,此次活动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华硕、鲁丽等苹果以其香甜清爽的口感和环保的品质广受好评,取得了销量和美誉度。林芝电商直播基地运营商采购了约10万公斤苹果。收购价格、销售均高于上年,有力拉动了农牧民增收。 卡姆多:文旅融合打破循环 央视力挺红色卡姆多 康都市将“红色文化旅游”与“农产品销售”深度融合,计划于2025年9月开始在央视直播《康都红色宝藏》。活动期间,央视记录观看次数飙升至120万余次,宣传视频观看人数105万人次,话题阅读量近400万人次。人们。朱迅、郭佳宁主持的直播吸引了627万观众,极大提升了康都农产品和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为形成“线上定向、线下受理”的消费闭环,市委常委、坎都农业农村局举办专题产品展示会,取消交易597笔,金额4.3万元,拉动消费21.995万元。同时,市团委启动了“青春中国夏梦”公益直播。 12名志愿者和4名当地播音员宣传了12个景点和28种农产品。直播时长1725分钟,观看次数1.9万,收入16.97万元。 Naktu:探索创新模式,扩大合作社增加收入的方式 那曲市重视合作社发展抢抓机遇“以商兴农”,盘活基层产业活力。那曲市商务局引导经济合作社、森尼区尼玛市文城农牧合作社和12个乡镇(村)农牧合作社齐聚一堂,开展特色农畜产品和工艺品网上促销,最终实现销售额55万元。 据了解,此次活动鼓励合作社探索抖音店铺运营、团购等创新业务,促进渠道拓展、提升效率。合作社计划按销售额的10%设立研发基金,加强产品研发,增强市场竞争力。 日喀则市:产销紧密结合,特色农产品畅销市场。 日喀则市聚焦博士生产销售为王。 9月19日至23日,商务部组织珠峰电商公司在桑祖则区、亚东地区、聂拉木地区开展三场支农活动。精选了青稞、蜂蜜、藏毯、枸杞、夏尔巴辣椒等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热情参与。 约有15家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参观人数约8000人,销售额超过50万元。青稞和夏尔巴辣椒因其独特的风味而销量强劲。此次活动,农产品市场大幅扩大,“农作物成果”转化为“增收效应”。 阿里巴巴:建立物资交换平台,便利线上线下消费 考虑到常态化特点,阿里区在石泉川中心举办了产品交流活动9月26日至30日,市政府同时开展“线上兴农、商庆丰收活动”。投资38万元,打造线上推广区和线下销售展示区。线下区域广泛涵盖农产品、外贸商品、家电、家具、餐饮、旅游纪念品等,满足多样化消费者的需求。 本次活动共实现销售额760.8万元,其中七地市特产销售额414万元,外资企业展览销售额326.2万元,旅游纪念品销售额19.7万元。线上直播交易金额为9800元。信息交流会与线上生活活动相结合,不仅打造了特色产品展示平台,也激发了当地消费活力,为当地振兴注入新动力。 来自火热的在线直播兄弟从广播馆到热闹的线下展销会,西藏各地依托“企促农、庆丰收”活动,强化品牌、产销联动,践行文旅融合理念。这不仅能让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西藏,进入国内市场,也能让农牧民在收获季节感受到真正的喜悦和幸福,为藏区乡村振兴形成生机勃勃的“数字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