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200万年前,大熊猫只有现在的一半大小?

亚洲最长洞穴双鹤洞周边科考活动近日已完成。在洞穴深处发现了六块大熊猫化石。目前,该洞已发现大熊猫化石52块,是世界上发现大熊猫化石最多的地方。目前,该化石的修复和研究正在进行中。 在贵州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对远古大熊猫化石进行系统的形态观察和数据分析。通过仔细测量古代大熊猫牙齿、头骨、肢骨等代表性部位的样本,同时开展年代测定、提取古代DNA等研究任务,我们将能够进一步重建该物种的进化历史。 贾珍珍,山地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贵州省科学院院士:目前测得最古老的大熊猫化石已有10万年,最年轻的可能有800至900年。根据年代测定和形态学估计,200万年前的大熊猫可能只有现在大熊猫的一半大小,但直到30万年前,它的体型可能一直在增大。他们的平均最大体重为 130 公斤,但他们的体重可能低于最大体重。迄今为止,大熊猫的平均体重约为120公斤。 发现这些化石的双河洞已探明总长439.7公里,是亚洲最长的洞穴。由于洞内环境相对稳定,远古大熊猫的遗骸保存完好。新发现的大熊猫及相关动物遗骸化石,为研究这些动物的同伴关系、进化史以及区域性灭绝的原因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王东贵州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鄂媛:在早期,大熊猫化石可能更受关注。在双鹤洞,我们发现了剑齿象、犀牛等宠物,包括目前发现的羚羊。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可以重建当时生物群的面貌。这对于了解整个贵州、黔北地区以及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古环境和古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