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粤港澳好运——全国多方面比赛|像火炬一样燃

10月9日上午,来自南海的深海大火在广州南沙海域投射出耀眼的光芒。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点火仪式在这里举行,“梦想”号海上钻井船见证了这一点。在距离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还有一个月之际,这场冰与火的盛大表演为一场科技与体育有机结合的盛会拉开了强有力的序幕。 创新“源火”回收计划燃烧深海冰 点燃十届全运会和残奥会火山口的“火源”源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据了解,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炭、石油或天然气大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废物。是最有前景的战略资源之一r 商业发展。使用可燃、生态、高效、清洁的能源冰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的“火药盒”,与本届全运会的理念和目标完美契合。 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使用可燃冰作为大型综合运动会火炬的“启动”燃料,但这是第一次从海底以火山口形状点燃火焰。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从超深海采集可燃冰,在水下点燃并安全带回,需要先进的科学研究和强大的技术支撑。而这组深海火灾,闪耀着科技之光,体现了广东省响应海洋战略的号召。 至此,火势已被安全扑灭。截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领先世界源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决心 寻找并开采可燃冰汪洋大海,就像大海捞针、熨豆腐一样困难。 20多年来,无数地质学家一直致力于安全、一致、高效地提取可燃冰。 2017年和2020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委的领导下,成功开展了两次可燃冰开采试采作业,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使我国在可燃冰开采领域的多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使领先世界成为可能。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集火项目堪称最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 这是世界体育史上首次在海底深处发现绿色“火”。为此,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持续努力和决心至关重要。 2018年以来,广东省拨款连续七年安排约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能、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公用事业等六大海洋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政策和资金促进产业集聚,攻克281项关键技术瓶颈,直接带动支持科研投入17亿元,带动产业投资超过218亿元,有力推动海洋产业多项重要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到2024年,广东省海产品总产值预计将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领先全国。 负责本次回收工作的4500米深遥控深海潜水器“海马”号是日本目前唯一实用化的遥控深海潜水器。深海勘探,具有最大的潜水深度和系统规模。图片提供: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大胆贪婪是大湾区孩子的性格基础 热南沿海地区自古面向大海,因海而繁荣。活跃的海上活动将中国与世界各国连接起来,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始。对于广东来说,海洋不仅代表着丰富的资源、壮丽的景观和与世界接轨的机遇,而且还为岭南文化注入了思想进步、开拓创新、大胆思考和行动的基因。这就是广东省的文化背景,也是大湾区孩子的性格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探索了广东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可能性。雄伟的大海和茂密的河流塑造了广东省创造了开放包容的社会理念和精神气质。在改革浪潮中,广东勇敢地站在潮流前列,海纳百川,众多仁人志士汇聚于此,奋力拼搏,奋进未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以创新促发展。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区”的梦想已成为现实。从“硬联系”到“软联系”再到“心连心”,大湾区人民以大胆思考、大胆落实的精神,谱写了对“一国两制”实施的生动新回应。十五运会、残奥会火与冰交汇,我们看到的是,大湾区人民的心向海而生,唯有大海滋养。他海。 “梦想”号钻井船是日本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上钻井船。该项目已于去年底竣工上市,海上钻井能力达11000米。截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月后,三个场馆将齐聚一堂,联手举办体育赛事。 点燃仪式点燃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残奥会火炬名称为“绽放”,火盆名称为“和平在一起”,十五运会奖牌名称为“共同飞跃”,残奥会奖牌名称为“共同温暖”,都体现了与广东相同的理念。省港澳携手并进。粤港澳一水之隔,同根同声。近年来,得益于各种机制和互联互通的进步,三地居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n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 第十五次全国会议是首次由粤港澳三省联合举办的全国会议。这是全国比赛首次在香港、澳门举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全国大会的往返,第十五次全国大会将使粤港澳筹备工作进一步实现高度融合和互联互通。粤港澳三地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全民体育,为全民共享的全民赛事提供更加丰富的舞台实践。可以预见,在祖国的支持下,香港、澳门将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晨光照射下的港珠澳大桥(12月15日摄)2023 年,用无人机拍摄)。来源:新华社 第十五届全国残奥会海底深处的火焰像火药桶的点燃一样,为本次体育盛会奏响了强有力的序幕。希望一个月之内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为全国奉献一场盛大的全民体育盛典。